杨桂荣被认定为青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石雕”代表性传承
发布时间:2025-07-28浏览次数:108


十里江乡画卷展,千年古镇文脉长。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以"非遗正青春"为主题,揭开了青浦非遗传承的新篇章。


在第九批青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团体颁发证书环节,杨桂荣被认定为青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石雕”代表性传承人。这份沉甸甸的证书,不仅是对他数十载匠心坚守的高度褒奖,更为千年石雕技艺的活态传承注入了新的力量。
匠心历程:“石雕”非遗传承人杨桂荣

杨桂荣与石雕的缘分,始于少年时期对石头的痴迷。15岁那年,他毅然拜师石刻名家,从此踏上了精研石雕技艺的漫漫征程。数十载春秋,他深耕石雕艺术,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石雕领域不断探索前行。
上世纪 80 年代,他的身影出现在普陀山园林建设的石堆之间,主导创作了梵山亭栏杆板、西天极乐亭、正山门、朝阳阁及石亭等。参与上海城隍庙修复工程,建造庙前的石狮子、麒麟、十二生肖石刻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普陀山正山门


普陀山千步沙朝阳阁


上海城隍庙前的石狮子、麒麟
之后受邀参与的江苏盱眙明祖陵修复工程,成为他的 “技艺试金石”。面对明初神道上风化残损的文官武将石雕,他埋首史料数月,从服饰褶皱到甲片纹路逐一考据,最终以 “修旧如旧” 的神技让这些文物再现神韵,其精湛技艺获得江苏省文物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



90年代后,他将石雕技艺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上海天国墓园 “人生轮回” 浮雕以虚实相生的手法演绎哲学命题,南京殡仪馆 24 孝柱用浅刻与圆雕交织讲述伦理故事,浙江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z6com大厅内的毛泽东伟人像则以细腻的面部肌理刻画,让石雕艺术兼具历史厚重与人文温度。从园林古建到葬祭文化,从文物修复到现代雕塑,他的刻刀始终游走在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点上,让冰冷的石头成为了历史脉搏上的温柔记忆。

浙江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z6com大厅内的毛泽东雕像


上海天国墓园人生轮回大型浮雕


乐清长安功德园三字经石雕图腾柱
传承新篇:以匠心拓非遗新境界



青浦区正通过"政-校-社-企"协同模式,推动非遗从"小众传承"走向"全民参与"。作为新晋非遗传承人,杨桂荣表示:"这份沉甸甸的证书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将用余生做好三件事:带好徒弟、创新技艺、服务社会,让石雕这门古老艺术永远年轻。"


在青浦这片文化沃土上,非遗传承的故事正在续写,千年的石雕技艺仍在这里生生不息的传承着、焕发着永恒的生命力。